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切换城市]

链长制调查丨两江新区汽车产业链:新机遇 新汽车 新生态

汽车新资讯 2022-5-22 18:51 两江新区官网 19 0

产值513亿元、产量31.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8.7%5.3%……这是两江新区汽车产业今年一季度交出的成绩单。


面对全球疫情反复、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两江新区通过转型保链,稳住了汽车产业基本盘,高质量发展态势依旧强劲。



两江新区是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林丽江/摄)


汽车行业是兼具现实重要性和长远战略性的重点行业,也是重庆及两江新区的支柱行业,重要性不言而喻。记者采访发现,目前两江新区正立足传统产业基础优势,以智能网联新和能源为重点方向进行转型升级,产业生态体系日益完善。


同时,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契机,两江新区还正协同天府新区积极推动整车企业、零配件企业共享川渝大市场,共同打造具有世界级的汽车产业集群。


目前,新区已集聚整车企业10家,核心零部件企业200余家,形成近240万辆整车产能,汽车产能、产值、产量在西部国家级开发开放平台中位列第一,汽车产值增速、增加值增速居全市第一,已成为重庆、西部乃至全国的重要汽车生产基地。到2030年,两江新区将形成万亿级汽车产业集群。


产业高端化趋势明显


在长安汽车两江工厂,90%以上的智能化率保证了每分钟就有一辆新车下线;


在赛力斯两江智慧工厂,数字化组装线上一台台机械手臂不断舞动,一辆辆“问界M5”陆续下线……


高度智能化的生产车间既保证了生产效率,也极大提升了产品品质。在如今的两江新区,这样的场景在各大整车厂随处可见。



长安汽车智能化生产线。(谢力/摄)


重庆是中国汽车产业重镇,而两江新区则是重庆汽车产业的主阵地。近年来,两江新区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牛鼻子”,加速产业升级。


一方面,从2017年至今,两江新区投入了数百亿元,在汽车产业累计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134个,产业整体智能化率达到了90%,为如今汽车产业的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重庆至信实业为例,随着国际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速度的加快,至信实业在近几年已经投入数亿元用于车间的智能化改造,同时还自主研发了8套信息化系统,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


另一方面,两江新区还在推动主要车企淘汰过剩产能,让汽车产业焕发新生机。长安汽车是重庆及两江新区汽车产业的龙头企业,近年来,长安汽车已经累计淘汰了20余款低竞争力产品,关停整车产能140万辆、发动机产能126万台。


与此同时,大量中高端品牌车型开始密集上市。拒不完全统计,从2019年至今,长安汽车就推出了包括UNI系列、阿维塔11C38510多种全新车型。


有了中高端车型的不断加持,长安汽车终于抓住了市场机遇,在今年3月以13.2万辆的批发量成为月度销售冠军。


不只是长安汽车,金康与华为联手打造的问界M53月的交付量已经达到3045辆,且订单量还在持续攀升。


两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洁表示,目前两江新区正瞄准汽车“新四化”,持续壮大产业规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


据统计,目前两江造汽车的单价已经从此前的7万元大幅上升至15万元左右,汽车产业呈现量价齐升、迈向中高端的良好态势。


智能网联渗透率超全国水平


35%!这是两江新区智能网联汽车的渗透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


这是个值得观察的数据。有研究机构预测,至2030年全球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车端系统的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而中国将凭借庞大的汽车消费群体占据绝大部分的市场规模。


这意味着,全球最大的智能网联汽车市场在中国,中国将成为未来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不可替代的引领者。


在这个背景下,两江新区如何做到“傲视群雄”?


——整车企业集体发力。以“北斗天枢”计划为基础,长安汽车目前已经实现新车100%网联化;长安福特近年来加大智能化布局力度,目前网联化率超过90%;上汽红岩创新性推出智能网联重卡,引领行业新发展潮流……



长安福特EVOS在两江新区下线。(冉雨琳/摄)


长安汽车深谙智能网联乃汽车行业“新四化”趋势之下车企的必争之地这个道理。“长安研发的投入长期维持在5%左右。我们累计投资1000亿元,构建了‘六国九地’研发布局。同时与华为、腾讯成立智能实验室,深耕智能网联技术。”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表示。


长安在新技术研发方面不遗余力,在技术数字化驱动方面,构建数字生态、数字流程以及数据运营三大体系,目前已经累计掌握200余项智能化核心技术。


——智能网联配套体系加速完善。近年来,围绕感知、通信、决策控制等关键领域核心软硬件,两江新区加快新技术布局,助力重庆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高地。


其中,由北京理工大学毛二可院士团队领衔,联合两江新区孵化的高科技企业睿行科技,主要研发生产毫米波雷达等产品,目前已布设20多个城市的骨干路网及高速公路,正在开展车辆前装认证。


纵目科技作为国内率先获得整车厂L4级别量产项目定点合同的自动驾驶企业之一,主要开展泊车系统、360度环视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全栈高精地图等产品的开发应用,目前已与长安、一汽等开展战略合作。


新能源成重点转型方向


在“双碳”目标之下,新能源汽车正成为汽车产业共同的发力点。今年13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超125万辆,同比增长1.4倍,更换赛道的趋势已经非常清晰。


因此,重庆也计划到2025年实现智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00万辆以上,占汽车产量比重达到40%以上。在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万鑫铭看来,目前重庆新能源汽车还面临着基础不牢固、新兴配套不完善等问题,但全国市场尚未形成集群固化等因素客观上也为重庆发展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集群提供了重要机遇期。



上汽红岩氢能源重卡。(企业供图)


在两江新区,包括长安汽车、长安福特、上汽红岩等主要车企均已完成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今年一季度,新区共生产新能源汽车2.8万辆,高端化趋势明显。


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华荣表示,今年将是长安汽车新能源产品的发力之年,将投放阿维塔E11、长安LUMINC385C673等众多全新产品。


按照规划,到2025年,长安汽车总销量达到400万辆,其中,长安自主品牌300万辆,新能源销量达到105万辆,占比达到35%


技术层面,长安汽车是国内最早布局新能源的企业之一,截至目前已经掌握了400余项核心技术。“我们已累计申请新能源技术专利1119件。”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安健告诉记者。



长安新能源累计申请技术专利1119件。(企业供图)


未来,长安汽车将在集成电驱、降低整车能耗、量产应用(半)固态电池、氢燃料技术研究等方面继续发力,以关键核心技术自主掌控为目标,进一步夯实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能力。


整车企业的出色表现也带动了产业链的升级,同时包括换电站、加氢站等新能源新基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近期,重庆市出台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方案,到2023年,全市将建成换电站200座以上。


在换电领域,两江新区同样也是重庆的主战场。重庆易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攀洪告诉记者,目前易易新能源已经在重庆投资了2亿元,布局了35座换电站,服务能力达到8400次。下一步,易易新能源还将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加速打造成渝换电服务圈。


不仅如此,为进一步夯实在新能源领域的基础,两江新区还先后引入了赣锋锂电、太蓝科技、亚欧新能源、理想汽车等多个重大项目,推动重庆新能源汽车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下一步,两江新区将以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为契机,加快构建“单车智能+网联赋能”的城市级智能网联应用,推广自动驾驶测试运营,围绕“车、路、云、网、图”五大要素,积极引进感知、通信、决策及算力等领域头部企业。规划到2025年,本地产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达到70%,着力构建“整车生产+产业链配套+应用场景”的完整生态链。


下好创新“先手棋”


创新是提升汽车产业能级的关键。深谙此道的两江新区近年来通过不断布局,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协同创新能力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发展优势。


20218月,长安汽车在重庆正式发布新一代超集电驱系统。到底超集电驱是什么?它是将电机、减速器、电机控制器、DCDCDCAC、直流升压、高压分线、交流充电等多功能深度集成于一体的电驱系统,拥有全球首发的高频脉冲加热技术,效率是该电驱的核心。


相对于“三合一”电驱系统,其体积减少5%、重量降低10%、功率密度提升37%、噪声降低15%、效率提升5%


同时,通过全球首发电驱高频脉冲加热技术,该系统还实现了电池在超低温度下的极速加热,可在-30℃环境下5分钟加热20℃,快速提升电池充放电效率,有效提升车辆低温条件下的行驶性能。同时配合电驱余热回收技术,有效提升冬季低温续航里程40-70km


这只是两江新区提升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缩影。据统计,截至目前,两江新区已经聚集了中国汽研、德国大陆、法国弗吉亚等64个高端研发平台,近年来累计投入65亿元,催生了一大批新技术、新应用。



两江协同创新区。(张坤琨/摄)


与此同时,以两江协同创新区为载体,两江新区还在大力推动汽车产业创新联合体,提升协同创新能力。


自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落户以来,已经与长安汽车等企业达成了全面合作,围绕自动驾驶、毫米波雷达等领域的研究也在积极开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项昌乐表示,两江新区是中国重要的汽车基地,产业聚集度高,转型升级态势好。北京理工大学重庆中心将继续加大科创力度,加强与本地高校院所、汽车企业协同,引培更多高水平人才,助力两江新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加速,两江新区也在2021年与天府新区联手成立了汽车产业联盟。据统计,目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汽车年产量近300万辆,占全国比重达到12%


在这个背景下,要想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必不可少。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在汽车产业升级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充分调动两地政产学研的力量,加快关键共性技术平台的建设,增加产业发展空间。


相关的布局也在展开。去年12月,两江新区与宜宾市签订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发展合作协议,其中之一就是要支持双方新能源汽车领域科技创新成果共享,全面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同时支持两江协同创新区发挥研究领域资源优势和规模优势,深度参与宜宾动力电池研究院的组建工作。


在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任职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峰也把目光投向了四川宜宾,并在那里建立了宜宾新能源锂电材料院士创新中心,成为为数不多的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开展锂电池研究的专家。


此外,两江新区还在还在积极打造创新场景载体,加快建设全国第四个、西部首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现已在两江协同创新区、礼嘉片区完成城市道路网联化升级85公里、改造120个路口,车辆搭载OBU(车载单元)108台,搭建2个区域性云控平台。


(记者 谢力)


声明: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确认后马上更正或删除,谢谢!
汽车新资讯网隶属甘肃盛世汇新资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个立足甘肃,辐射西北、服务全国、面向全球的汽车资讯门户网站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发展历程
联系我们
本站站务
友情链接
新手指南
内容审核
商家合作
广告合作
商家入驻
新闻合作

手机APP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汽车新资讯:www.qcxzx.cn (盛世汇新旗下网站) 陇ICP备17005351号-7|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370号 欢迎您提供原创稿件:sshxqy@163.com
QQ|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