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低空经济”连续两年被写入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一场关于未来出行的变革正从蓝图照进现实。作为国内eVTOL(飞行汽车)研发技术领先的企业,沃飞长空近日动作频频:与四川航空集团签署战略协议,携手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中飞院)共建全国首个eVTOL人才基地。政策东风下,这家聚焦低空出行领域的企业正通过“技术+生态”双轮驱动,加速“空中出租车”从概念走向日常。 eVTOL(飞行汽车)政策东风,让低空经济按下“快进键”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发展“低空经济”,推动了民用航空器市场的发展。去年年底,全国近30个省份将其纳入发展规划,四川更提出了“2027年建成百个垂直起降点”的目标。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首次从国家层面打通eVTOL产业化路径,让“空中出租车”的落地有了政策“导航图”。 作为国内首个实现全倾转技术验证的企业,沃飞长空早已抢先布局。2024年6月,其核心产品AE200完成关键试飞,成为中国首个突破该技术的企业;同年12月,沃飞长空成都全球总部基地启动建设,30亩厂区覆盖研发、总装、试飞全链条,为规模化生产筑牢根基。 牵手川航:地面与空中交通的“无缝接驳” 3月25日,沃飞长空与川航集团签约。拥有超200架空客机队、年运量3000万人次的川航,将与沃飞长空在飞行测试、场景拓展等六大领域深度合作。同时双方将共同搭建“民航+低空出行”立体交通网,衔接民航航班与城市内部、景区之间的点对点交通,合作打造国家级的eVTOL应用标杆场景,让市民乘坐“空中出租车”前往机场成为可能。 携手中飞院:破解低空人才与标准壁垒 即将落地的,还有全国首个eVTOL飞行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基地。作为“中国民航飞行员摇篮”,中飞院将发挥70年飞行培训经验,将与沃飞长空联合开发试飞员课程、适航审定标准及模拟器技术。eVTOL是全新赛道,需要定制化人才体系。接下来双方将在沃飞长空总部建联合实验室,重点突破全倾转飞行器操控培训,并制定行业安全标准,促进空中交通的落地发展。 城市空中交通的落地,不仅需要技术,还需要生态。未来沃飞长空将继续与更多生态伙伴达成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构建eVTOL研发、制造、运营、人才的完整生态链条,让“空中出租车”尽快成为现实,让低空出行惠及每个人。 |
IT之家3月29日消息,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于3月
南都讯记者黄莉玲 杨文君 发自北京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